引领示范,以研促教|小学部引领课语文篇
定期组织合作教研,由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上引领课,教师带着问题听课并展开分组讨论,引领教学理念,将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融入课程中,切实提升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引领课激发团队智慧,培养具有研究意识,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探索、善于实践的研究型教师,发挥教研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提高了学科教研的时效性,已成为小学部教研的一道亮丽风景。
本期,让我们走入小学部语文课堂,一睹名师风采。
一年级语文组崔璐佳老师带来引领课《语文园地二》,课前通过一首《中国功夫》的歌曲片段复习旧知,随后导入学习的第一项“识字加油站”,通过学生们已经熟悉的班级课程表,认识“文、数、学、音、乐”五个生字;在第二项“读一读,做动作”中,找同学一人读拼音,一人做动作。
最后拼读音节词,加深印象,及时巩固;在第三项“和大人一起读”中,先通过老师示范“魔术”剪窗花,巧妙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多种形式读儿歌,读中学,读中感悟。

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学生通过做“自我介绍、评选最有趣的动物”等课堂环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交流、倾听中了解有趣的动物,同时培养“想好了再讲,有礼貌提问”等良好的交际习惯。

本课也是围绕这几个环节展开课程:
环节一“发现美”:开场白张老师用罗丹的话“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引出几位老师一起带孩子们来一次美的旅行。
环节二“探索美”:双语组安老师带着孩子们探索自然中的生命之美,通过一个对比小实验,让孩子了解植物在阳光照耀下和在黑暗的匣子中成长的不同之处,从而得出结论。
环节三“感受美”:舞蹈老师赵老师带着孩子们用肢体来感受植物生长过程,感受植物绽放的美!

环节五“创新美”:美术张老师让孩子们用小小一支笔记录下了小豆子的成长,极大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绘制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充满参与感,真正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并使他们对文言文不至于产生畏难情绪。同时,学生经过交流、讨论解决了学习中的疑问,获得极强的成就感,激发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课堂中的讲故事比赛改善了教学过程中的气氛,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互动性强。

课堂首先用朗读让学生感受红军长征所历经的艰难险阻,以及红军不怕困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传递出整首诗乐观、豪迈的情感基调。接着聚焦诗句中的“反差”,通过图片、视频、拓展资料等,不断引领学生理解和把握“反差”背后所抒写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是历史,更是精神。老师引领学生对“长征”之“长”、“长征”之“难”做了步步深入的解读,引用《长征组歌》中的歌词和毛主席的话,让学生进一步体悟到长征精神是什么,从而受到人格的感染和精神的鼓舞。
语文组副组长郭龙洋老师的引领课堂上,学法指导贯穿始终。词语理解环节,老师引导学生在语境中体会,找出重点词,再换成近义词理解,总结出找近义词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郭老师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将学习方法的指导渗透在每个环节,让学生学会认真细致地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文章语言婉转,意境优美,郭老师的美读训练入情入境,有滋有味。她让学生在朗读中边读边想象,并结合电子图片,让学生进入优美的情境,仿佛自己来到这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欢快地蹦跳玩耍,使学生感受到了小道的美。整节课,让学生和所有听课老师都沉浸在秋日雨后的美景中。


编|晓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