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圣熙:当准程序员玩起音乐,雏凤清声

惠圣熙怕是全校耳朵最好使的人了。

11年级时的他,就能准确听出11和弦(6个音)

过人的天赋和六年充实的校园时光让他收获颇丰——

不仅如愿圆梦伯克利音乐学院以及加州艺术学院、洛杉矶音乐学院、旧金山艺术大学等多所世界一流艺术院校,还成功拿下排名全美第9位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皮博蒂音乐学院计算机音乐专业的录取。

同时热爱编程和音乐的惠圣熙,完美地将双双爱好兑现成了专业,不可限量的音乐征程,亦如那艘成功飞天的神州十八,奔赴的坐标是星辰大海。

 

01

“My father and I have very different musical tastes.”

“我和父亲的音乐大不相同”

 

除了名校标记,惠圣熙身上还有个特殊光环——父亲是知名摇滚乐队“黑豹乐队”的核心成员,但惠圣熙认为自己走上音乐道路并非受父亲的影响,而是在命运的召唤下,与热爱重逢

◆BRS :

选择音乐道路且同样都是键盘手,是子承父业吗?

●惠圣熙 :

其实不是。在高中之前,我一直喜欢编程,还以为自己会做一名程序员,11年级确定专业时,我重拾小时候有过钢琴基础的音乐爱好,当不同的音效在脑海中碰撞回荡,我感受到了生命中最有吸引力的感官体验。

音乐能唤起不曾想过的存在和不曾明白它意义的那些潜伏着的情绪,我被这种波动灵魂的弦索深深打动,随着专业上的越发深入,就像海鸥看到了大海,我确定音乐是自己心爱的学科。

 

▲惠圣熙在成人礼活动中同父亲和年级主任合影

 

◆BRS :

听说你是往届以来第一个听到11和弦的人,是怎么做到的?

●惠圣熙 :

我其实10年级时只能做到单音听辨,疫情之后回归学校,进入艺术班学习,感觉又找回了精气神和生活节奏,不到一年时间的练习就能听到6个音了。

◆BRS :

你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

●惠圣熙 :

完全不同于我父亲的摇滚乐,我热爱的领域是电子音乐。

音乐的命脉在节奏,而电音可以将节奏迸发到极致,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起初我是着迷于很多科幻作品中的音效设计,后来接触了近几年最出色的电音作品,我希望成为像美国歌手Skrillex那样的音乐制作人。

10年级时我研究合成器、效应器和DAW软件学习音乐制作,11年级时通过专业课,我的乐理知识体系更加完整,于是通过融合音效与音乐,直接在对听觉体验最有冲击力的“频率”上着手,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电音。

去年年底,我在网易云音乐平台上发表了原创音乐辑《Origin》,里面收录了6首作品,当这样的电音响起,我能感到有一个人在震撼着地狱和天堂

 

▲惠圣熙在音乐教室制作音乐

 

02

Pursuing perfection in the realm of passion

热爱领域的完美主义

在老师们帮助规划升学路径前,惠圣熙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个计算机音乐专业,当天资努力与专业指引相遇,编程与音乐两个爱好凝结一体,破头都难进的JHU皮博蒂音乐学院,却成为惠圣熙的专属量身定制。

◆BRS :

计算机音乐专业是个怎样的专业?

●惠圣熙 :

这是JHU皮博蒂音乐学院所特有的专业,说白了就是将编程和音乐制作相结合,刚好融合了制作和设计这两样我最热爱的部分,很庆幸有老师们的指导,让我选对了专业,也让我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特长的学校。

 

▲惠圣熙的音乐制作“工作台”

 

◆BRS :

平时如何打磨音乐?

●惠圣熙 :

我在热爱的领域算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每天都会在音乐教室呆上十多个小时。

一开始写歌因为效果出不来,总感觉就差那么一点点,我半夜睡不着就会爬起来写,然后一直坐到天亮。

我的作品集在老师们的帮助下足足打磨了一年,也正是因为以往的所有准备,JHU面试时的五位教授都表达了很高的认可

 

▲在社团嘉年华活动中沉浸于音乐世界

◆BRS :

作为学校里的御用DJ、钢琴社社长和各样活动都离不开的音乐制作人,感觉如何?

●惠圣熙 :

在校园活动上的锻炼确实蛮多的,比如我参加的社团嘉年华、中秋作品展和期末表彰会等等,差不多每次大型活动都会涉及到音乐,我除了演出本身还会提供技术支持,也曾担任学校音制班的专辑制作人,我的学业和校园活动早已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不过活动中也有折戟的时候,比如去年的霍格沃茨嘉年华,足足做了一个月的准备,最后却因为设备连接问题而致使最终效果差强人意,但我相信人生的每一步都自有深意,经验就是财富,绝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惠圣熙和同学们参加校园Live House音乐会并同一直默默付出的音乐组老师们合影

 

03

Becoming a better version of myself 

“如果没来这里,现在的我将会截然不同”

 

对比六年前的自己,惠圣熙只是依稀感觉自己变化很大,之前走过的每一步都看似微不足道,此刻站在新的高岗再次回首,原来是每一捧清浅的溪水,才汇聚成今天磅礴丰沛的湍流。

◆BRS :

你的英语和其他课业学的如何?

●惠圣熙 :

我不算用功的类型,因为学校有很多外籍教师,英语环境很好,我初中时就可以和他们交流了,所以英语没花太多精力;其他的学科像编程这一类,只要是我喜欢的领域都还不错,我的物理就得过满分。

我也喜欢绘画,只要捕捉到灵感就会画一些,记得有一次我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梦,醒了感觉还没忘,就会立刻把它画下来,还有我在网易云发行的专辑封面就是自己画的。

 

▲惠圣熙根据梦境完成的绘画

◆BRS :

申请到JHU的关键是什么?

●惠圣熙 :

相对于一时的努力,我更愿意相信是源于长期连贯性的积淀。就像初中时,班主任老师会在很多关键时刻给我一些很有用的建议,不论在学习还是习惯、自律、心性等方面,我都改变了很多,高中之后,也是因为有老师们一路的心理疏导和鼓励,我才能以更好的心态迎接升学。

◆BRS :

在学校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惠圣熙 :

我在学校的时间已足够长,这里见证了我从小孩到成年的所有蜕变,所以最大的收获就是这六年的时光,我在不停地修正行为习惯,一次次地打破并升华自己的价值观,可以说,如果我这几年不是在学校度过,那么现在的我将会截然不同。

 

▲惠圣熙在成人礼及笄仪式中擂鼓

 

同很多真正的艺术家一样,惠圣熙很在乎自己的第一感觉

音乐如此,他最爱的是电音,因为能让他“找到感官上的共鸣”

运动如此,他喜欢的是滑雪和赛车,说这样的极限运动能“立马让肾上腺素飙升”

择校亦是如此,他第一眼看到这里,便“就是这里了”。于是第一次访校成为六年生活的归宿,也成就了他触及JUH和伯克利等殿堂级艺术名校的伊始。

此刻刚刚忙完成人礼和校园Live House音乐会的惠圣熙,正在马不停蹄地赶制自己的新电音专辑,为成为一名独立音乐人或音效设计师而储势蓄能。

可以期待,天赋青年的音乐造诣终将雏凤清声,如同中国航天腾飞的“神箭”,飞天凌月,逐梦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