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11载,登榜牛津

 

寒假第四天,晚高峰的地铁换乘通道里,人潮熙攘。

秦晨的手机突然响起升学指导老师的邮件查阅提醒信息,她心头一动,匆忙打开邮箱,牛津大学的PDF录取信函赫然入目。指尖轻颤点开,逐字逐句反复研读全英文,没错,牛津,录了!且是她最热爱数学专业的无条件录取。

虽多在意料之中,可激动还是如洪水般决堤。颇有意趣的是,她并未像寻常17岁女孩般欢跳雀跃,而是缓缓蹲下身,任由喜悦情绪和过往的一幕幕在心头翻涌沉淀。

从小学2年级入学起,11年磨一剑,吹尽狂沙始到金。

 

01

核心学习素养源动力

从何而来?

老师们眼中的秦晨,独立好学、谦虚勤恳,有恒心斗志,学习习惯和态度俱佳,还热情洋溢、乐于助人,每一位接触过的老师都打心底喜欢这个暖阳般的姑娘。回溯过往,秦晨身上这些宝贵品质的养成,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2014年9月,秦晨作为一名插班生入读王府,全新的国际化学习环境和英语0基础水平,让父母充满焦虑。

谁能料到,短短一个月,秦晨的英语听写便实现惊人逆转——从最初的全军覆没,到实现仅错一题。此后她的每一步蜕变更是让父母惊喜连连,两年后,秦晨妈妈在家长来信里,满是欣慰:

 

入学不到两个月,晨晨的书面作业基本赶上了;一年时间,听力追上了;短短一年半,她甚至走到班级前列。老师们的用心,在孩子的成长里得到满满的回报。晨晨养成了专注阅读、按时完成作业、自己整理床被衣服、帮助同学等很多好习惯,孩子开心,我们也省心。

秦晨在回忆自己成长经历时也提到,小时候一定养成了很多素养,虽然并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但确实“自己会在学习时去享受它,而不是痛苦地学,碰壁了也不会轻易放弃。” 

秦晨(左一)小学时的课堂小组合作 
在小学毕业典礼那天,作为家长代表站在讲台前的秦晨爸爸,对孩子一路的成长蜕变感慨无限,他在典礼现场的深刻有力总结,直击人心:

我在秦晨以及更多孩子身上看到乐观、进取、分享、协作、坚韧等珍贵的意志与品质!分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内在品格与修养的完善与提升!

 

秦晨(左一)参与主持小学毕业典礼

02

成长“前置密码”

抢占一年黄金先机

申请大概是在去年9月开始的,但我的准备工作其实早在9年级就已经开始了。
秦晨能够被牛津录取,背后的因素纷繁复杂,这里有天分,有勤奋,有老师和家人的支持,而“幸运”的加持同样不可或缺。这份“幸运”,源自学校别具匠心的灵活课程设置。初中9年级时,秦晨所在的这一批学生恰逢学校启动首届初高中衔接班,秦晨被分入Pre-A Level衔接班,成长的齿轮自此开始飞速转动 ——

9年级挑战IGCSE,踏入高中10年级冲击AS,11年级攻克A2、雅思以及各项学术拓展……几乎每一步都比正常早一年,提前抢占了升学赛道的先机,为叩响牛津大门铺就了坚实之路。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亮点是有3门A Level实考A*,在大家基本都是1门实考成绩+几门预估的时候,我已手握3门实考,一定是更有竞争力的,所以我们学校的课程安排很合理,将IG提前到9年级,AS和A2都提前一年去考,这样学生就有更多选择和试错的机会,也就意味着容错率会更高。

 

秦晨9年级时的IG学习笔记

 

03

打动牛津

惊险而又无懈可击

在秦晨看来,冲击牛津“面试成败才是王道”。她申请牛津大学数学系时,经历了“车轮大战”般的面试——2所学院,3轮考核。其中一所是自己心仪挑选的“1院”,面试2轮;另一所是随机分配的“2院”,面试1轮。每轮面试25-40分钟,需要根据教授们给出的数学题,作出解答。

2所学院的3轮面试,前后共有4位教授坐镇。这些教授风格迥异,有的和蔼可亲,有的却冷若冰霜,还有的看起来颇为“凶巴巴”的,风格的落差无疑给秦晨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

不过,秦晨也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多年磨砺,让她练就一项“超能力”——做数学题时,能边写边讲。

可别小看这点,这背后有超强的逻辑思维在支撑,同时展现她的见解、表达及潜质,让面试官能迅速判断学子是否具备牛津大学所要求的潜能,为她的面试表现大大加分

 

在高中学期末表彰会上发言

 

秦晨无疑是幸运的宠儿,然而成长的征途从不是一帆风顺,何况是冲击世界名校,波折挫败一路如影随形。 

刚踏入高中,她意气风发,志在牛津,可10年级AS考试的失利,却给了她沉重一击;

11年级先后考完A2、STEP后,一度经历心理大崩盘,在升学指导和年级组老师的开导下,不断调整心态,转移备考重心,才慢慢稳住心神;

11年级暑期,稳稳取得3门大考A*,信心慢慢复苏;当TMUA大学考试几乎满分时,她难掩激动,第一时间与升学老师和年级主任分享喜悦,那一刻,信心爆棚;

做独立研究项目困难重重,一度更换选题,无数次心生退意,直到A*成绩到手才如释重负;

牛津笔试结束,自觉希望渺茫,难掩沮丧,然而笔试成绩公布,她脱颖而出,峰回路转……

这一路的心路历程如过山车般跌宕起伏。令人动容的是,无论风雨如何肆虐,老师们始终伴她左右,在她受挫失落、不堪重负之时,总能第一时间用温暖的鼓励、专业的指导抚平她的焦虑,助她顶住压力,一步一步攀向顶峰。

在王府的11年,我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强大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性。这里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让我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更加冷静、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不仅帮助我在学术上取得了进步,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自信、自立。

每一次跌倒后的爬起,每一回迷茫中的坚守,都化作成长的阶梯。王府岁月11载,叩响牛津之门。收到牛津offer的那天,秦晨的手机被上百条Congratulations“攻陷”了,朋友们的真情流露、父母满溢骄傲与喜悦的神情、班主任老师激动到颤抖的语音、所有师长们发自真心的祝福与欣慰……都成为奋斗岁月中宝贵难忘的回忆。

 

秦晨和爸爸妈妈

 

未来,秦晨将踏上牛津大学数学系为期4年的本硕连读求学之路,图书馆夜自习的常客即将开启全新的人生航道。此刻,不想有再多对成功的赞颂,或是对乐观、坚韧等重要品质的溢美讴歌,只想对从小带大的孩子,轻声诉说几句心语:
即便背起行囊,望尽天涯,请永葆昂扬;去好好地汲取养分,与全世界的天之骄子一较高下吧!你的精彩,永远绽放在明天。去好好地拥抱和品味生活吧!无论经历再多挑战、欣喜或是悲伤,请轻轻拭去。

要记得,家永远在身后,盼你归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