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11载,登榜牛津
寒假第四天,晚高峰的地铁换乘通道里,人潮熙攘。
秦晨的手机突然响起升学指导老师的邮件查阅提醒信息,她心头一动,匆忙打开邮箱,牛津大学的PDF录取信函赫然入目。指尖轻颤点开,逐字逐句反复研读全英文,没错,牛津,录了!且是她最热爱数学专业的无条件录取。
虽多在意料之中,可激动还是如洪水般决堤。颇有意趣的是,她并未像寻常17岁女孩般欢跳雀跃,而是缓缓蹲下身,任由喜悦情绪和过往的一幕幕在心头翻涌沉淀。
从小学2年级入学起,11年磨一剑,吹尽狂沙始到金。
01
核心学习素养源动力
从何而来?
谁能料到,短短一个月,秦晨的英语听写便实现惊人逆转——从最初的全军覆没,到实现仅错一题。此后她的每一步蜕变更是让父母惊喜连连,两年后,秦晨妈妈在家长来信里,满是欣慰:
入学不到两个月,晨晨的书面作业基本赶上了;一年时间,听力追上了;短短一年半,她甚至走到班级前列。老师们的用心,在孩子的成长里得到满满的回报。晨晨养成了专注阅读、按时完成作业、自己整理床被衣服、帮助同学等很多好习惯,孩子开心,我们也省心。

我在秦晨以及更多孩子身上看到乐观、进取、分享、协作、坚韧等珍贵的意志与品质!分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内在品格与修养的完善与提升!
秦晨(左一)参与主持小学毕业典礼
02
成长“前置密码”
抢占一年黄金先机
9年级挑战IGCSE,踏入高中10年级冲击AS,11年级攻克A2、雅思以及各项学术拓展……几乎每一步都比正常早一年,提前抢占了升学赛道的先机,为叩响牛津大门铺就了坚实之路。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亮点是有3门A Level实考的A*,在大家基本都是1门实考成绩+几门预估的时候,我已手握3门实考,一定是更有竞争力的,所以我们学校的课程安排很合理,将IG提前到9年级,AS和A2都提前一年去考,这样学生就有更多选择和试错的机会,也就意味着容错率会更高。

秦晨9年级时的IG学习笔记
03
打动牛津
惊险而又无懈可击
2所学院的3轮面试,前后共有4位教授坐镇。这些教授风格迥异,有的和蔼可亲,有的却冷若冰霜,还有的看起来颇为“凶巴巴”的,风格的落差无疑给秦晨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
不过,秦晨也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多年磨砺,让她练就一项“超能力”——做数学题时,能边写边讲。
可别小看这点,这背后有超强的逻辑思维在支撑,同时展现她的见解、表达及潜质,让面试官能迅速判断学子是否具备牛津大学所要求的潜能,为她的面试表现大大加分。
在高中学期末表彰会上发言
刚踏入高中,她意气风发,志在牛津,可10年级AS考试的失利,却给了她沉重一击;
11年级先后考完A2、STEP后,一度经历心理大崩盘,在升学指导和年级组老师的开导下,不断调整心态,转移备考重心,才慢慢稳住心神;
11年级暑期,稳稳取得3门大考A*,信心慢慢复苏;当TMUA大学考试几乎满分时,她难掩激动,第一时间与升学老师和年级主任分享喜悦,那一刻,信心爆棚;
做独立研究项目困难重重,一度更换选题,无数次心生退意,直到A*成绩到手才如释重负;
牛津笔试结束,自觉希望渺茫,难掩沮丧,然而笔试成绩公布,她脱颖而出,峰回路转……

在王府的11年,我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强大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性。这里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让我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更加冷静、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不仅帮助我在学术上取得了进步,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自信、自立。
秦晨和爸爸妈妈
要记得,家永远在身后,盼你归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