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起源与生命的协同演化”丨北京王府外国语学校初中部科学讲座

梧桐树叶摇曳出秋的金黄与热烈,红格砖墙映射出夜的沉静与微凉。2017年10月30日,北京王府外国语学校初中部的礼堂里迎来了一场科学的盛宴。这是科学与教学的对话,这是科学家与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这是创新发展与经典知识的碰撞。

演讲人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曹长乾博士。他所研究和介绍的领域是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学科-生物地磁学。报告从生物地磁场引入,它如同一把巨型的雨伞,守护着地球的生命。之后科普性的介绍了磁场的起源与生命的协同演化:人们是如何发现地磁场的?地磁场是如何起源的?地球上的生物(如信鸽、趋磁细菌等)是如何依赖地磁场导航和生存的?生物体内发现大量磁性纳米颗粒,这些磁性纳米颗粒又在生物医学和地球科学具有什么重要的应用价值?

讲座固然高深、固然全面,但最终最主要的还是希望这样有科学意味的讲座能够在孩子们心理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能够为小小的科学幼苗添一捧甘露。希望孩子们知道,地磁场的存在不只指南针能够告诉我们,还有层岩和陶片,他们也贮存了磁场演化的记忆,还有蝙蝠和细菌,他们也在利用身体的磁铁在进行生物导航。渴望此次充满科学激情的交流能够让孩子们注意到身边不常见的一类人的存在-致力于科学创造的科学家们。原来课本的知识终会在人生的路上干涸,而只有不断探索和研究才能让人类智慧的宝库丰沛充盈。作为老师,也期望孩子们能够认清事物的变化和演化历程,认识到地磁场在不断变换,甚至会消失为零。作为一个生命体,孩子们需要用更广阔的视野去注视世界,学会用变化、适应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今天的你会比昨天的你还好,而明天会有更优秀的你出现在世界面前。